日期:109年11月18日16時-18時 地點:榮譽校區E303教室 講者:王俊傑/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題目:未來藝術的可能:新媒體與跨領域 講授綱要: 「跨領域藝術」(Transdisciplinary Art)思潮讓我們重新反省分類學的問題外,更帶出在數位時代全球化下的當代性與未來藝術可能性的思考。特別是七〇年代後的新媒體介入當代藝術風潮,運用獨特的科技媒體介面及互動語言,將藝術的傳統分類與單一性推向複合式的多元表現。新媒體藝術一方面緊隨科技發展,另一方面也跨出藝術的傳統分類,朝向跨領域的整合性藝術樣貌,將新的美學與形式等不同媒介及當代命題相結合,更帶出有別於當代藝術中個人主義的「共創合作」新命題。本講座將以多個臺北藝術大學大型跨領域展演為案例,討論跨領域藝術的多元新媒體創作概念與共創合作的重要性,並探討未來藝術的新可能。
講者簡歷: 畢業於德國柏林藝術學院,獲卓越藝術家最高文憑。1984年開始錄像藝術創作,為台灣新媒體藝術發展的開創者之一。1984年獲年度雄獅美術新人獎,1996年獲德國柏林電視塔藝術獎,2009年獲台新藝術獎年度視覺藝術大獎。2000年獲日本「美術手帖」推選為最受注目的100位藝術家之一。 重要國際邀展包括:「光州國際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台北雙年展」、「亞洲藝術三年展」、「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林茲電子藝術節」、「上海西岸雙年展」、「柏林超媒體藝術節」等。 重要獨立策展包括:「異響-國際聲音藝術展」(北美館,2005)、「台北雙年展:(限制級)瑜珈」(北美館,2006)、「台北數位藝術節」(2009, 2012, 2013, 2014)、「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018)等。 近年參與跨域媒體劇場設計作品包括:華格納歌劇《尼貝龍指環》(國家交響樂團,2006)、台語歌劇《黑鬚馬偕》(國家戲劇院,2008)、《杜蘭朵公主》(德國萊茵歌劇院,2015/衛武營,2019);導演科技媒體劇場《罪惡之城》(松山文創園區,2013)及《索多瑪之夜》(台北市立美術館,2015)等。現專任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教授並兼系主任。
全程參與者核予「通識護照」1場 防疫期間,請全程配戴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