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7 |
城市就是劇場 |
溫思妮 |
2022-10-22 |
肢體工作坊 |
江國生 |
2022-10-19 |
從歷史到戲劇、街頭到劇場《1977聽見台灣之音》藝術實踐 |
應修平 |
2022-10-19 |
白盒子與黑盒子的對話:探索博物館與戲劇的教育新視域 |
黃星達 |
2022-10-13 |
沉浸式劇場 |
洪唯堯 |
2022-10-04 |
戲劇編創的手法與技巧 |
劉頤 |
2022-09-29 |
Theatron(看景觀的地方):重探希臘劇場的起源 |
何一梵 |
2022-09-29 |
抵抗與馴化之間—從民眾劇場到社區劇場、應用劇場的轉變與反思 |
賴淑雅 |
2022-09-28 |
影音串流時代下美國文化霸權的延續與台灣的文化依賴—解析影視產業近五年的巨變,兼論「文藝與社會實踐」 |
黃新高 |
2022-06-08 |
體驗創造 |
林昆穎 |
2022-05-26 |
在變動的世界中,即興演出——以「應用」角度認識即興概念 |
吳效賢 |
2022-05-05 |
觀眾參與式作品和體驗(數位藝術領域) |
王柏偉 |
2022-05-04 |
東方戲曲遇上西方文學──當代傳奇的藝術之道 |
吳興國 |
2022-04-27 |
何謂將觀眾放置於當代藝術和表演的中心? |
Joshua Sofaer |
2022-04-13 |
莎士比亞筆下的青春原型 |
杜明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