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與劇場邂逅於機緣 |
|
.時間:104年03月18日(三)14:30—16:30
.地點:臺南大學榮譽校區D303會議室
|
- 活動名稱:《與劇場邂逅於機緣》
- 演講者:阿道.巴辣夫.冉而山(冉而山劇場團長)
- 籌畫者:許瑞芳 老師(本系教師)
- 演講內容:
當原住民傳統的舞樂與現代的劇場形式碰撞後,會有什麼火花? 彷彿中央山脈隔絕似的,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台灣裡,討論起藝文生態(尤其是劇場)往往遺漏東部的發展動態,更別提在東部的大咖-原住民的表演藝術。終於,本系於3月18日邀請阿美族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阿道•巴辣夫•冉而山(Adaw Palaf Langsang)來和大家分享他在北方泥水森林裡出沒的流浪故事以及藉著劇場尋根,胼手胝足的劇場之路。 阿美族語Ilisin(伊禮信)有「儀式」、「在禁忌裡」的意思,同時也是我們與阿道相遇的入口。演講開場前,阿道像是一位自遠古歸來的巫者,吟誦著宏壯的禱詞,一杯杯米酒在爾後充溢席間,在Ilisin會議廳裡我們同阿道一起啜飲分享儀式中的nice to米酒。阿道說:每個地方都有屬於這個地方的靈,就像原住民的祖靈一樣,先敬再說。 相較於其他原住民藝術創作者的「專心」創作,阿道的「不專心」使他悠遊在不同的文化藝術場域,種菜、攪水泥、寫詩、玩劇場⋯⋯一個相談的午後下來,發現阿道的生活就是劇場。在演講中阿道總是說:「⋯⋯之於貧窮劇場我也不是很懂;⋯⋯之餘行為藝術我也不是很懂。」雲淡風輕如他,總是把「對於很多東西過目就忘;對於很多事情懵懵懂懂」掛在嘴邊。但是阿道啊:你還是做了許多事。 「概念先行,立刻實踐」的是阿道的勇氣美學,在「升火˙祭場」系列工作坊就是勇氣美學下的修煉。運用貧窮劇場中找到富有的「貧窮」概念;在行為藝術裡發現行為是表現的概念裡,概念先行讓參與者在「升火˙祭場」工作坊與自己對話然後再創作。本身就流浪於部落文化、現代社會之間的阿道,將生活做為創作的基底。「升火˙祭場」就是阿道的幽默-「生活劇場」。 聽阿道的演講,得要先跳脫腦袋裡原本劃得方方正正的邏輯,否則聽不見他話語中的海浪聲。因為,在他的言談中,會突然跳出幾句很有哲學味的話,讓人一不小心就走神。出生在噤聲壓抑戒嚴年代的阿道,對他而言「離開部落就是流浪」,「作品就是祖靈的眼睛」。他自身對族群直覺式的洞悉,使得他將借來的書寫工具轉換成泥巴裹滿身體的形塑。阿道說到,即將前往法國亞維濃藝穗節的作品《永恆的妮雅廬》,他不在盒子裡排練,他會帶領著年長的、年輕的、男的、女的、非原住民的團員一起和著hi ya ha hei yo起步在自我追尋的漫長旅程,從山巔到海濱,自平地到高山,一個部落,接著,一個部落。阿道要的劇場不在馴化,而是在通往永遠的家的小徑上;如同妮雅廬(niaru部落)一樣永恆。 阿道,謝謝你的來。讓我們看到傳統不只是唱歌跳舞;創新也不是憑空出現的。 - 講師簡歷:
2015年 冉而山劇場《Misa-Lisin 彌莎.禮信》赴外亞維儂藝術節演出 2014年 冉而山劇場《Misa-Lisin 彌莎.禮信》赴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演出 2013年 與團員共同創作《Misa-Lisin 彌莎.禮信》,並於中央研究院首演 2012年 創立冉而山劇場 2009年 參與原舞者《大海嘯》國家戲劇院演出,擔任演員、傳統版編劇 2002年 創立漠古大唉劇場(後轉型為冉而山劇場) 2001年 受邀至日本演出《我的儀式》行為藝術,並於布農部落劇場及差事劇團演出 2001年 與布農族友人共同創立阿桑劇團參與差事劇團《霧之月台》於日本廣島演出 1991-2001年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專職舞者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