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在地經驗與劇場實踐的交換過程 |
|
.時間:2023年3月1日
.地點:榮譽校區A108
|
- 講師:劉尉楷
- 時間:112年3月1日 09:30-12:30
- 演講內容:
本系移動式創作課程,於3/1(三)邀請山東野表演坊團長劉尉楷,前來分享其以劇場實踐的方式,在花蓮交換在地經驗的過程。 講師為本系系友,在講座中更容易與同學們取得共鳴。劉尉楷團長講述了在正式接手山東野表演坊之前,是如何在系上運用應用戲劇,並將其轉化成日後的養份,例如在大南門城演出《草地郎入神仙府》,藉由戲劇導覽,讓參與的觀眾能放大、留心於平日容易被忘記的歷史紀念碑。觀察特定地域的小記事、小歷史,並讓原本故事之外的人能參與其間,正是應用戲劇的魅力所在。 接著講師與大家分享,回到花蓮家鄉後,如何讓戲劇在當地發酵。尉楷團長分述關於花蓮市中心的《咱溝仔尾ㄟ》、與經過遷徙的偏遠小鎮《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之創作經驗。藉由兩者的差距與比較,同學們得知在地創作需要經過相當多的訪談、真誠的關係聯繫;且在在此類創作中,財務營運、人際合作處處都是眉角,講師亦分享了許多處理之道,有時是藉由理解、有時則是耐心傾聽。 而其他在舉例中,大家則理解當一個場域以戲劇方式被看見時,常常是帶有期待的。例如花蓮幾經土地重劃的破碎、政府的環境人文規劃與原住民支亞干部落的歸屬土地碰撞等,都可能是戲劇於在地創作時會遇見的衝突,更是人們想要修復的事情。講師在舉例衝突後則分享處理經驗,例如以長時間的陪伴、工作坊與論壇劇場的方式,讓立場相對的雙方開始同理、冷靜下來。同學們在此之間聽見了自己的所學於衝突中發揮效用,更理解在龐大的議題裡,戲劇真誠的傾聽與理解是多麼重要。 在尉楷學長身上,大家深刻體認到,戲劇創作與地方的長期工作,能使地方與參與者產生相當貼近的關係。期許同學們在後續的製作中,找到這樣的聯繫,並藉由交織戲劇與地方的真實,在觀眾眼前呈現獨特溫暖的美感。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