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3-2024臺南在地劇場技術人才培育計畫——燈光基礎與實務 |
|
.時間:2024年7月22日-27日
.地點:榮譽校區D203多功能實驗劇場、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
- 講師:黃國鋒
- 時間:113年7月22日~7月27日 (因颱風假 24、25、26共計三日停課)
- 主題:燈光基礎與實務
【活動內容】
7月22日
南大戲劇 與臺南文化中心及圓點聯合設計製作合作辦理第五屆「2023-2024臺南在地劇場技術人才培育計畫」,於2024年7月22日開啟為期6天的第二期「燈光基礎與實務」課程。本期由資深燈光技術經驗豐富的黃國鋒老師授課。
老師先帶著學員從宏觀的視角討論「何謂劇場」,從劇場的起源一路介紹到劇場技術的源頭。接著,延伸到中西方各國劇場形式發展,以觀眾席規模分類,詳談台灣各個劇場的特色,再以各式舞台形式補充說明。
國鋒老師也提供許多劇場燈圖範例,為學員講解如何閱讀燈圖,最後介紹如何防範劇場危險,為之後進入文化中心實際操作演練提供了重要安全意識。
黃國鋒老師細心的教學讓學員們能更加了解劇場形式、安全事項與基礎知識,並為學員們在成為專業劇場技術人員的第一哩路進行紮實的鋪墊。
7月23日
南大戲劇 與臺南文化中心及圓點聯合設計製作合作臺南在地劇場技術人才培育計畫,之「燈光基礎與實務」課程今天來到第二天。課程延續昨日,黃國鋒老師更深入地講解燈圖的閱讀方法,包括燈光平面設計圖、施工圖以及側剖圖,並以《竹夢歸人》、《蓬萊》、《re/turn》、《百年孤寂》等不同場地的作品舉例。
接下來的課程介紹了傳統燈具以及電腦燈具的基礎架構、電力連接與運作方式,講解基礎電學之餘,也有進階到配電,單相三線電箱、三相四線電箱的電力流向等等知識。
除了基礎知識傳授,過程中更有實務講解,國鋒老師帶領大家拆解了leko、Fresnel等燈具,以利學生更熟悉劇場器材,並對其他線材、接頭進行詳細說明,為明日進入原生劇場打下劇場基本概念。
7月27日
凱米路過臺灣,讓原定 南大戲劇 與臺南文化中心及圓點聯合設計製作合作「燈光基礎與實務」的課程延後了三天,今天終於回到正軌!
課程第三天進到文化中心的原生劇場,一到達場地,國鋒老師便先介紹原生劇場的卸貨口,提醒大家這個結合公園的設計,工作人員在卸貨時需更注意周遭情況,以及留意入口處的斜坡,確保工作安全。
進到場館,老師介紹讓劇場技術能動起來的源頭——館內的配電箱。除了說明接電的注意事項,也提醒學員須測試外接設備的用電能否在場館使用;接著老師帶大家看燈桿的操作,提醒學員升降燈桿必須注意、提醒場上人員,以免發生危險;接著是調燈梯的使用方式,學院分辨鷹架式調燈梯與電動調燈梯的差異與特色,還有兩者的使用方式與注意事項,老師也提醒學員們使用調燈梯在高空作業時,要正確配戴安全帽與裝備,進行任何動作都需要告知場上人員。
下午的課程,所有學員分組工作,並由國鋒老師及助教共同帶領。在控台課程中,學員配對基本燈,助教也教授許多設定燈光效果的按鍵和工作時常用的快捷鍵,強調在劇場工作分秒必爭,所有人都要清楚自己的工作與職責,而控台人員需要保持清晰思路方能注意場上的狀況並隨時提供燈光協助。
掛調燈方面,國鋒老師讓學員們自己親自實作,並指導關於掛燈與調燈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項,讓大家嘗試在舞台上使用燈桿掛燈與在原生劇場的貓道掛燈,而後實際操作鷹架和電動調燈梯;在操作前老師先教大家如何配戴安全裝備,強調安全措施的重要性,過程中碰到調燈梯電力不足的狀況,老師也趁這個機會告訴大家如何應變這樣的臨時情況。
最後老師進行課程的收尾,期許在本次課程內容中,學員們對於劇場工作有更清楚的自我定位,並且看見自己的能力與發展空間,藉此規劃未來的方向,活用今日所學。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