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6 |
探源東方神話與戲劇教育的融合與重構:以《山海經》改編新神話<山海米肉粽>為例 |
蘇嘉莉 |
陳晞如 |
109-01 |
說演畫劇:「創造性戲劇導賞」在國小藝術領域課程教學應用之研究 |
楊欣蓓 |
陳晞如 |
108-07 |
戲劇教育在霸凌防制中的師生增能-從中學表演藝術課程出發 |
薛明鑫 |
林玫君 |
108-07 |
「教師入戲」融入國小國語課程行動研究-以四篇三年級國語課文為例 |
李佳璉 |
林玫君 |
108-07 |
運用戲劇課程發展國小學童之地方感-以臺南市西港區為例 |
潘秋如 |
林玫君 |
108-07 |
運用戲劇認識地方-以阿伯樂戲工場藝教於樂專案為例 |
侯盈瑞 |
許瑞芳 |
108-07 |
美感「肢」覺-美感經驗融入國中表演藝術課程之探究 |
許晏慈 |
蔡依仁 |
108-05 |
論李國修《好色奇男子》敘事結構 |
張議 |
厲復平 |
108-01 |
戲劇教育引領青少年劇場實務的實踐反思—以飛馬舞蹈劇場《家》的創作展演為例 |
黎 霏 |
陳韻文 |
108-01 |
戲說媽祖樓–以「戲遊傳說話媽祖」與「媽祖樓故事節」為例 |
郭玲君 |
許瑞芳 |
108-01 |
說故事劇場的表演形式之探討—以《快樂王子》、《哪吒》、《賣香屁》、《美女還是老虎》、《竹林公主》為例 |
林乙宣 |
張麗玉 |
107-10 |
日治時期臺南新營地區室內表演場所探究 |
鄭聖勳 |
厲復平 |
107-07 |
當代臺灣青少年劇場與青年劇場樣貌-以阮劇團、影響‧新劇場的青年劇場為例 |
李秀婷 |
許瑞芳 |
107-07 |
戲劇應用於社區精神復健機構之社會團體工作實務 |
林意庭 |
王婉容 |
107-07 |
漫漫曲折路─帶領聾生進入一人一故事劇場之經驗敘事 |
陳怡甄 |
張麗玉 |